RU EN 

尼维尔•布鲁诺

尼维尔•布鲁诺

尼维尔•布鲁诺

俄罗斯 莫斯科/ 法国 巴黎

书法家、诗人、画家、演员、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教师

生平

布鲁诺尼维尔崇尚怪异诗风,是新目视诗歌创始人,运用彩色字母创作诗歌,打造符号意象。

创作经历:

以诗人身份自巴黎来到莫斯科。

诗人、画家、设计师、歌手兼演员的布鲁诺尼维尔出生于巴黎,自1990年代起居于莫斯科。

布鲁诺尼维尔崇尚未来派诗歌传统,他的诗《宇宙之歌》既保留了未来派诗歌传统精神的革命性和表现方式的戏剧性,同时又避免了与共产主义革命有关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诗会”(伊戈尔谢韦里亚宁所创新词)期间,他将前卫和传统、押韵诗和自由诗相结合进行创作,诵读自己的诗作及宇宙之歌系列作品。

诗人融音乐家、演员、舞者、先锋设计师于一身,孜孜寻索,试图赋予诗歌以戏剧舞台所呈现的效果。一次晚会上诗人突发奇想,以书法形式展现自己的诗歌作品,呈现了一首首如画之诗。布鲁诺埋头创作尺寸不一色彩丰富的作品,他的诗歌变成了一幅幅色彩浓烈的画作。

诗画家成长历程:

布鲁诺尼维尔继续探索新的诗歌表现方式,运用书法书写了一首短诗,并试着为诗添加色彩。色彩和书法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种新的词汇关系,使诗歌具有了视觉观赏价值。布鲁诺尼维尔深深为之着迷并创作出色彩缤纷尺寸不等的诗画作品。不同认知水平的观众在欣赏同一部诗画作品时,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看到不同的形象。诗画,作为一部抽象画,独立于诗歌之外,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未来,这种创作方式将鼓舞布鲁诺尼维尔创作出更多更新的诗歌作品。

布鲁诺尼维尔的诗画作品曾在普希金博物馆、马雅科夫斯基博物馆、法国大使馆,以及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克拉斯诺达尔和诗画家的故乡巴黎展出。

从诗画到诗歌服装:

“为什么不将我的诗画制作成灵动之物,使其广泛传播为人所知呢?”诗画家自问:“为什么不把它们制作成女芭蕾舞演员的服装呢?为什么不把舞蹈艺术设计为我演出的一部分呢?”从单纯的想法到将其变为现实仅一步之遥!于是,布鲁诺尼维尔打开了通往时尚界的大门。

为了打造诗歌服装,诗人聚集了一批年轻的时尚设计师。这些人在他的带领下为诗歌服装绘制以花纹、表格和彩色诗画为主要元素的草图。从草图到终稿的每个工作阶段,青年设计师们都严格按照布鲁诺尼维尔的思路进行设计,作品制作过程中不断鼓舞着布鲁诺,同时也成为作品的订购人,成为服装的所有者。作品中的一些元素使人联想到俄罗斯未来主义者的作品或皮尔卡丹早期的收藏。

时尚与诗歌相结合的“诗歌时装”理念的诞生

诗歌服装常用于诗歌舞蹈表演,这一艺术形式继承了俄罗斯未来主义者所做的实验,是作者早期剧作和“诗会”的延续。演出时,诗人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而身着诗歌服装的女芭蕾舞演员则围绕着诗人跳舞,与此同时,舞台深处的大屏幕上投射出这些诗歌服装的诗画源。

2004年4月,布鲁诺尼维尔与法国大使馆、巴黎和莫斯科市政府联合组织推出的俄法“诗歌秀”项目在普希金博物馆法国诗歌季活动框架内首次举办。

此后,时尚藏品多次在个人展(与波卢宁项目共同推出——演员宫的“中国新城”、“水族馆”花园契诃夫戏剧节开幕式,以及“中国飞行员”俱乐部等)和各种比赛中展出,芭蕾舞者在特制的诗画背景下,在服装上印制的诗歌朗诵声中,在爵士乐的即兴伴奏下翩翩起舞。

自2008年起,布鲁诺尼维尔开始创作美轮美奂的芭蕾舞幻境剧《对抗金星》,他自写剧本,运用诗画装饰舞台布景,演员穿的是诗歌服装(200件),演唱的则是他的诗歌作品。

从诗画到诗歌陶器

最近,布鲁诺尼维尔决定赋予自己的诗歌作品以全新的生命,实现可触觉性,开创新的领域:诗歌通过绘画与陶器相遇。于是,呈现给我们的是崭新的诗歌陶瓷技术,将诗人在尼斯和科西嘉岛之间旅行时创作的13幅画组成了《拥抱狂风》系列诗歌图集:

拥抱狂风,

飞溅的浪花,

激起我的诗兴……

于是我在诗的节奏中,

与船舞蹈,

与浪摇曳,

接受永恒女神的亲吻,

我陶醉忘形——自
                  由
                    自
                       在

蔚蓝色的海面上飘荡着

三
    角
        帆

从诗画到诗歌陶瓷制作,新的形式、范围、领域以独特的方式对诗画进行改造。与此同时,陶瓷表面覆盖的釉彩以及特殊的逐层绘制工艺、焙烧,使色彩变得鲜艳灵动,颜色的闪变则是色粉画所无法呈现的。

布鲁诺尼维尔的诗歌陶瓷和极富张力的诗画一起多次参展。

演员和自编自唱歌谣歌手

2002年布鲁诺尼维尔以演员、戏剧家和导演的身份现身巴黎《俄罗斯演出季》活动现场,参加《舞台莫斯科》艺术节,在《莫里哀》剧院演出,讲述20世纪初3位俄罗斯诗人勃洛克、马雅科夫斯基、叶赛宁的故事。

2006-2007年布鲁诺尼维尔积极从事歌唱艺术,同时以法国古典自编自唱歌谣剧目为基础导演自己的音乐剧目。

2008-2009年以马雅科夫斯基、路易阿拉贡、莉丽布里克、爱尔莎特里奥莱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戏剧《他们相遇在巴黎》在马雅科夫斯基博物馆上演,尼维尔用法语和俄语演唱和朗诵,演出取得成功。2010年该剧在巴黎俄罗斯-法国文化年活动中上演。

注释:

诗画——以书法形式呈现在诗歌创作纸上的彩色图形。观赏者可以看到结而成文的字母构成一首法语短诗,同时又奇异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图画。

诗画作品曾在普希金博物馆、马雅科夫斯基博物馆、法国大使馆以及私人画廊多次展出。

诗人自述:

每当我画画的时候,我总是力图以图形表现我于诗歌节律中所表达的形象,对我而言,此刻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旋律,而仅有一组音在促使我笔耕不辍,准确落笔,让我选择所需要的颜色。起初,我并不知道,这部作品会呈现什么模样。然而,在创作过程中我所想象的诗歌形象和音却主导了整个表现过程。最终的成果是三种成分的交织:色粉画、音和我所想象的语言形象。

诗歌服装——诗画的三维展现。

展示过程中诗人朗诵印制在服装上的诗歌,几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同时呈现:灵动的即兴爵士乐、服装上印制的诗歌朗诵、专业的诗画舞台布景。

作者的作品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船上生活

作者工作照及诗歌书册 21х29厘米 2009 年

巴黎屋顶

纸、色粉画笔、绘图墨水 60х90厘米 2002年
返回目录
距开幕只剩 1302 days
智慧的想法
“书法不是耳朵的音乐,是眼睛的音乐”。V.V.拉祖尔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