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丽水缙云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都景区,隐藏着一座绵延千年的天然书法博物馆,这就是江南最大摩崖题记群所在地——仙都景区倪翁洞。
据了解,倪翁洞是隐居圣地,因倪翁隐居而得名。倪翁就是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计然(计倪),史载其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南游越国时,收越国大夫范蠡为徒。计倪帮助范蠡谋划助越王灭吴,成功后计倪为防世事不测隐居到仙都。
明朝刑部尚书李鋕(号旭山)和御史樊献科(号斗山),也曾先后隐居于此。
仙都摩崖石刻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最早被列入“国保”的摩崖石刻群,共126处,占丽水市古代摩崖题刻遗存的1/3,占浙江省古代摩崖题刻遗存的1/9。
仙都摩崖石刻群主要集中在倪翁洞(初阳山),共有63处(含当代4处),占仙都景区总数一半以上。
仙都摩崖石刻跨度长,自唐朝开始直至当代,真草隶篆行书体兼具,诗词歌赋记文体齐备,且不乏名家力作和精品佳作,堪称“半部中国书法史”。
这块“崇祀名贤”石刻残碑,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立,由铁面御史樊献科撰文、缙云知县梅淳题额、孔文同书写。
上面刻的是历史上来过仙都的名家大家,包括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山中宰相陶弘景,唐朝书法家李阳冰,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宋代大学士潜说友,明朝知县李时孚。
“初阳谷”三个字是洞内最耐人寻味的摩崖石刻。“初”字少了一点,是书法家有意为之,旨在要由清晨第一缕阳光射进时,才可补上这一点。
洞内“倪翁洞”三个字是仙都摩崖石刻价值最高的一处,由唐朝著名的书法家、缙云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任县令李阳冰所题。
“旭山”两字是洞内最大的石刻,字径达2米以上,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之一,为明万历年间樊献科四子、缙云县令樊问德所题。
“旭山”是缙云人刑部尚书李鋕的名号,他晚年也曾隐居在这里。李鋕有大宋“青天”黑包公之誉,为官正气凛然,公正廉明,不畏强权。
(阳谷三窍)倪翁洞又叫初阳谷或阳谷洞,每天清晨初升阳光首先照到。洞中有灯盏洞、米筛洞、读书洞三洞并连,当早晨太阳升起,一缕阳光直接穿过不同方位的三个洞,被人们称为“阳谷三窍”。
这是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龚勉,在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游仙都时题写的。“枕流漱石”同“枕石漱流”,旧时的意思指隐居生活。
问渔亭建在一块形似莲瓣、四面临水的巨石上,名为君子石。问渔亭旁君子石上有“君子石”“问渔亭”等题刻。“问渔亭”三个隶书大字,系民国年间缙云籍著名金石书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楼村所书。“君子石”三字,隶书,由旁边题记看,时代不迟于明代。